《沉默的大多数》读后感
当阅读完一本名著后,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获,需要写一篇读后感好好地作记录了。现在你是否对读后感一筹莫展呢?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《沉默的大多数》读后感,供大家参考借鉴,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。
《沉默的大多数》读后感1王小波是我非常喜欢的一个作家。他的《黄金时代》我读了很多遍,一读就非常喜欢。王小波的一生是短暂而精彩的,读他的作品可以让我感到非常愉快。趁着周末空闲我读到了王小波的这篇杂文。
王小波说:自从我辈成人以来,所见到的一切全是颠倒着。在一个喧嚣的话语圈下面,始终有一个沉默的大多数。既然精神原子弹在一颗又一颗地炸着,哪里有我们说话的分。王小波说在他的周围有很多人在公共场合下什么都不说,私下里却妙语连珠。就是说对信得过的的人什么都说,对信不过的人什么都不说。沉默是人类学意义上的问文化,这种文化的基础是:开口是银,沉默是金。
的确,沉默是可以传播的,在某些年代里,所有的人都不说话了,就像野火样蔓延着。王小波讲述了在三年困难时期,有一天开饭时,每人碗里有一片小腊肉,他的弟弟按捺不住心中的狂喜,向世界宣布我们大家吃大鱼大肉了。结果是被他爸爸一顿揍。
读完这篇文章,真的很佩服王小波对这件事情观察的透彻,对比现在,人群中沉默者往往最有实力。虽然现在的大环境下,会说话的真的要比沉默的人占据优势。现在有多少人选择沉默,我们认为很 ……此处隐藏7700个字……3
沉默有自己的语言。举个住楼的人都知道的例子:假设有人常把一辆自行车放在你门口的楼道上,挡了你的路,你可以开口去说:打电话给居委会;或者直接找到车主,说道:同志,五讲四美,请你注意。此后他会用什么样的语言来回答你,我就不敢保证。我估计他最起码要说你"事儿",假如你是女的,他还会说你"事儿妈",不管你有多大岁数,够不够做他妈。当然,你也可以选择沉默的方式来表达自己对这种行为的厌恶之情:把他车胎里的气放掉。干这件事时,当然要注意别被车主看见。
还有一种更损的方式,不值得推荐,那就是在车胎上按上个图钉。有人按了图钉再拔下来,这样车主找不到窟窿在哪儿,补带时更困难。假如车子可以搬动,把它挪到难找的地方去,让车主找不着它,也是一种选择。这方面就说这么多,因为我不想编沉默的辞典。
一种文化必有一些独有的信息,沉默也是有的。戈尔巴乔夫说过这样的话:有一件事是公开的秘密,假如你想给自己盖个小房子,就得给主管官员些贿赂,再到国家的工地上偷点建筑材料。这样的事干得说不得,属于沉默;再加上讲这些话时,戈氏是苏共总书记,所以当然语惊四座。还有一点要补充的,那就是:属于沉默的事用话讲了出来,总是这么怪怪的。
沉默也可以传播。在某些年代里,所有的人都不说话了,沉默就像野火一样四下漫延着。把这叫作传播,多少有点过甚其辞,但也不离大谱。在沉默的年代里,人们也在传播小道消息,这件事破坏了沉默的完整性。好在这种话语我们只在一些特定的场合说,比方说,公共厕所。最起码在追查谣言时,我们是这样交待的:这话我是在厕所里听说的!这样小道消息就成了包含着排便艰巨的呓语,不值得认真对待。另外,公厕虽然也是公共场合,但我有种强烈的欲望,要把它排除在外,因为它太脏了。